当前位置: 首页 电线器件

线束定理(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定理推论)

时间:2024-10-13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1 栏目名: 电线器件 文档下载

电信系统中,直接用于用户间通信的设备,多为无限负载源损失制全利用度链路系统,而用于控制通信设备的接续过程的设备,多为无限负载源等待制全利用度系统。当负载源数相对于线束容量不是很大时,一般要采用有限负载源的全利用度系统或部分利用度系统。如果负载源组中的任何一个负载源只能使用线束中的部分服务设备,这样的线束就称为部分利用度线束。第一选组的3~10可为整个负载源组使用。

什么是线束定理?

线束定理,又名平行截割定理(平行线分线段等比例定理),指的是两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,它们被这组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。
【附】线束定理
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,那么在任一条(与这组平行相交的)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。
【附】线束定理的推论
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,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。

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定理推论

过一点的一线束被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。
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(或两边的延长线)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。
平行于三角形一边,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,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。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: 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,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。  推广:过一点的一线束被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。  定理推论:  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(或两边的延长线)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。  ②平行于三角形一边,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,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。 证明思路:  该定理是用举例的方法引入的,没有给出证明,严格的证明要用到我们还未学到的知识,通过举例证明,让同学们承认这个定理就可以了,重要的是要求同学们正确地使用它(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证明它,在这里要用到平移和设三条平行线与直线1交于A、B、C三点,与直线2交于D、E、F三点  法1:过A作平行线的垂线交另两条平行线于M、N,过D作平行线的垂线交另两条平行线于P、Q,则四边形AMPD、ANQD均为矩形。  AM=DP,AN=DQ  AB=AM/cosA,AC=AN/cosA,∴AB/AC=AM/AN  DE=DP/cosD,DF=DQ/cosD,∴DE/DF=DP/DQ  又∵AM=DP,AN=DQ,∴AB/AC=DE/DF  根据比例的性质:  AB/(AC-AB)=DE/(DF-DE)  ∴AB/BC=DE/EF  法2:连结AE、BD、BF、CE 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S△ABE=S△DBE, S△BCE=S△BEF  ∴S△ABE/S△CBE=S△DBE/S△BFE  根据不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可得:  AB/BC=DE/EF  由更比性质、等比性质得:  AB/DE=BC/EF=(AB+BC)/(DE+EF)=AC/DF

线束的分类

按结构的不同,分为全利用度线束、部分利用度线束和链路系统;按服务方式的不同,分为损失制线束和等待制线束(见随机服务系统);按服务的负载源数的不同,分为无限负载源线束和有限负载源线束。
电信系统中,直接用于用户间通信的设备,多为无限负载源损失制全利用度链路系统,而用于控制通信设备的接续过程的设备,多为无限负载源等待制全利用度系统。当负载源数相对于线束容量不是很大时,一般要采用有限负载源的全利用度系统或部分利用度系统。
根据负载源的呼叫行为,即用户呼叫失败后是否再进行新的呼叫尝试,线束可分为重复呼叫系统和非重复呼叫系统。实际的通信系统都是有重复呼叫的,非重复呼叫系统是重复呼叫系统的近似。
1)全利用度线束。线束中的任意一个服务设备(中继线或机键),如果都能被它所服务的负载源组中的任意一个负载源使用,则这样的线束就称为全利用度线束。
图2所示为步进制交换机100个第一预选器(负载源组)将其线弧10条出线对应复联接到10个第一选组器(服务设备是机键)构成的全利用度线束。圈中任意一个服务设备(第一选组器)都能被它所服务的负载源组(100个第一预选器)中的任意一个负载源(第一预选器)使用。
2)部分利用度线束。如果负载源组中的任何一个负载源只能使用线束中的部分服务设备,这样的线束就称为部分利用度线束。部分利用度线束将负载源组分为若干个子组,在于负载组的出线间进行分品复联,这种结构可用下图所示的实例来描述。
上图将100个负载源(步进制交换机中的第一预选器)分成两个负载源于组,第一组的第1、2步出线对应复联接到第一选组器1、2,第二组的第1、2步出线对应复联接到第一选组器11、12,两组第3~10出线全部对应复联接到第一选组嚣3~10。由图可见,第一选组器1、2(服务设备1、2)只能被第一于组负载源所使用,第一选组器11、12只能被第二子组负载源所使用。第一选组的3~10可为整个负载源组(100个第一顶选器)使用。
部分利用度线束的话务负荷能力,在相同线束容量下,低于全利用度线束。它的话务负荷能力或呼损率与利用度和分品复联方法有关。在线束容量和呼损率相同的条件下,好的分品复联结构能提高线束的负荷能力。利用度越大,线束的效率越接近于全利用度线束。

切割线定理?

是圆幂定理的一种。几何语言: ∵PT切⊙O于点T,PBA是⊙O的割线 ∴PT^2=PA·PB(切割线定理) 推论: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,...PDC是⊙O的割线 ∴PD·PC=PA·PB(切割线定理推论)(割线定理) 由上可知:PT^2=PA·PB=PC·PD 切割线定理证明: 设ABP是⊙O的一条割线,...

栏目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