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件布局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,然后进行手工调整布局,布局合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布线工作。8.DRC检查:布线完成后,为了确保PCB板符合设计规则、所有的网络连接正确,必须对电路板进行设计规则检查。
电路板和芯片有什么区别
电路板和芯片区别为:板材不同、层数不同、用途不同。
一、板材不同
1、电路板:电路板的板材有陶瓷电路板,氧化铝陶瓷电路板,氮化铝陶瓷电路板,线路板,PCB板,铝基板,高频板,厚铜板等。
2、芯片:芯片是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晶圆板材表面上。
二、层数不同
1、电路板:电路板按层数来分的话分为单面板,双面板,和多层线路板三个大的分类。
2、芯片:芯片都是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双面小型化电路面板。
三、用途不同
1、电路板: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,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。
2、芯片:芯片用于控制计算机、手机等电子精密设备,进行模拟和数字集成技术。
参考资料来源:
百度百科——电路板
百度百科——芯片
请问这个电路板里有什么元件?
从左向右依次:最左边那个是mini USB插座(B型插座),然后那个圆柱形的上面是银白色的东西是个电解电容,它上面有个土黄色的很小的颗粒状的东西,是个贴片电容(估计是0805贴片),那个8个脚的方形零件是个芯片,图片中看不清楚上面的字所以看不出来具体是什么芯片。电解电容右上角有个像贴片电容一样大小的黑色的上面有数字152的元件,那是个贴片电阻,152表示电阻值为1.5kΩ,然后再往右有个黑色的扁的圆形零件,是个贴片电感,再往右两个黑色长方形的小元件标着SS34的是两个二极管(应该是肖特基二极管),下面那几个5个脚或者6个脚的黑色元件都是芯片,具体是什么芯片不清楚,看不清,右边还有一个电解电容,再往右那个蓝色的圆形东西貌似是个LED,顶视图中看不出来你可以发个侧面的图片我再确定一下。电路板右上方B-附近那个14脚的黑色元件是芯片,最右边就是USB插座。
单面板和双面板有什么区别
1、材质上。单面板:铜箔只在一面存在,比如你常见的电视机板,
双面板:双面都有铜箔走线,两面铜箔采用导通的贯穿孔连接,价格上基本差别7倍(因材质
不同而不可完全定义)。还有一种在行业上称为假双面板,没有贯穿孔连接(成本低多了)。
2、工艺上。
单面板:焊点集中在一面,一般是另一面插元件,部分产品还在走线铜箔面有SMD元件。
双面板:两面都可以焊接,都可以既有插件元件也可以有SMD元件。
假双面:一般只在一面插件,另一面焊接,双面的铜箔走县依靠元件脚的两面焊接来导通。
3、PCB线路板。
单面板:将提供零件连接的金属线路布置于绝缘的基板材料上,该基板同时也是安装零件的支
撑载具。
双面板:当单面的电路不足以提供电子零件连接需求时,便可将电路布置于基板的两面,并在
板上布建通孔电路以连通板面两侧电路。
4、生产工艺流程。
单面板:CAD或CAM CCL开料、钻定位孔
↓ ↓ ↓
开制冲孔模具 制丝网版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→印刷导电图形、固化
│ │ ↓
│ │ 蚀刻、去除印料、清洁
│ │ ↓
│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→印刷阻焊图形、固化
│ │ ↓
│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→印刷标记字符、固化
∣ ∣ ↓
∣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→印刷元件位置字符、固化
∣ ↓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→钻冲模定位孔、冲孔落料
↓
电路检查、测试
↓
涂覆阻焊剂或OSP
↓
检查、包装、成品
双面板:AD和CAM CCL开料/磨边
↓ ↓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→NC钻孔
│ ↓
│ 孔 金 属 化
│ (图形电镀)↓ ↓(全板电镀)
│ 干膜或湿膜法 掩孔或堵孔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→(负片图形) (正片图形)
↓ ↓
电镀铜/锡铅 图形转移
↓ ↓
去膜、蚀刻 蚀刻
↓ ↓
退锡铅、镀插头 去膜、清洁
↓ ↓
印刷阻焊几剂/字符
↓
热风整平或OSP
↓
铣/冲切外形
↓
检验/测试
↓
包装/成品
protel 99 se由原理图生成PCB图的步骤
1.准备电路原理图和网络表: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电路原理图,并绘制原理图,然后由该原理图文件生成相应的网络表。对于相当简单的电路图,也可以直接进行印制电路板设计。
2.规划印制电路板:
在设计电路板之前,要对电路板有个初步的规划,主要包括电路板的选择,采用几层电路板、板材的物理尺寸、各元件的封装形式等,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,是电路板设计的框架。
3.设置参数:
设置参数包括设置元件的布置参数、板层参数和布线参数等。大多数情况下,可以直接使用系统的默认值,参数设置是一次性完成的,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很少需要修改。
4.加载网络表和元件封装:
网络表是自动布线的基础,是连接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的纽带。只有加载了网络表和元件封装后,电路板的自动布线才能完成。
5.元件布局:
规划电路板并导入网络表后,通过执行命令,系统将自动装入元件并将元件布置在电路板边框内。元件布局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,然后进行手工调整布局,布局合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布线工作。元件布局是印制电路板设计中比较花费精力的一个步骤,需要设计者有足够的耐心。
6.自动布线:
Protel DXP 2004中自动布线的功能相当强大,只要把有关参数设置得适当,元件布局合理,系统就会根据设置的规则选择最佳的布线策略进行自动布线,成功率几乎100%。
7.手工调整:
自动布线虽然成功率很高,但往往存在不满意的地方,这时就需要进行手工调整,以满足设计要求。
8.DRC检查:
布线完成后,为了确保PCB板符合设计规则、所有的网络连接正确,必须对电路板进行设计规则检查(DRC)。
9.保存及打印输出:
完成布线后,可以将完成的印制电路板文件保存到磁盘,利用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等,输出电路板的布线图。